数智赋能 协同创新——慢性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区域协同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25/04/08
2025年3月27日,数智驱动慢性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区域协同专家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围绕科技创新 2030“数智驱动慢性病防治技术推广与区域协同项目”与海淀、通州、顺义承担的“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示范性项目”融合,推动跨区域协同机制建设。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北京市疾控中心、海淀、顺义和通州相关领导与专家参会,共探慢性病防治新路径。
会议由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主任周脉耕主持。他强调,慢性病防治是健康中国建设核心任务,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赋能,优化资源配置,构建高效防控体系。他指出,海淀、通州、顺义开展的区域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示范性项目,既有共性也具特色,应加强交流,为慢性病防控提供技术支撑。北京市疾控中心慢病所所长董忠建议依托国家级技术团队,强化三区协同,以现有成果为基础,突破区域防治瓶颈,提升慢性病防治工作层次。
会上,赵振平副研究员对三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执行方案作了基准化分析。刘敏副研究员介绍基层医务人员慢病防治技术智能培训资源库与智能化科普平台建设思路。毛凡副研究员、北京市疾控中心信息统计中心主任李刚,分别介绍慢病综合防治信息平台建设思路与计划,明确以项目为契机,理顺市、区两级慢性病防治管理体系,突出疾控机构主导地位。
研讨环节,专家认为慢性病信息化建设要立足基层需求,强化国家团队技术指导。为推动成果落地,将组建专项工作组,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将协同三区结合自身需求制定细化方案,明确分工与时间节点,助力慢性病防治数智化转型。
本次研讨会开启了北京市慢病防治区域协同合作的新篇章。专家们认为借助数智赋能与区域协同,慢性病防治将实现从传统模式向现代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为公众健康筑牢保障。
慢病中心监测室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