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不仅影响个体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群体,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和成长压力,肩负着父母、老师和社会的多重期望,但由于年龄的原因,他们还不能从容应对这些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01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不容乐观
全球10-19岁人群中,有1/7患有精神障碍,占该年龄组全球疾病负担的13%。抑郁症、焦虑症和行为障碍是青少年患病和残疾的部分主要原因。在我国,青少年自杀的新闻也时不时见诸报端,引发社会议论。2019 年,世界卫生组织与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有关数据显示,全球约1/5的青少年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心理障碍、心理问题,甚至心理危机。我国《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数据显示,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其中50%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已达15%—20%,接近于成人。研究显示,我国一般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检出率在10%—30%之间,且呈现逐渐上升趋势[1]。同时,媒体报道或身边发生的逃学厌学、自闭抑郁、社交障碍、手机与网络成瘾,甚至极端的现象,也反映出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严峻形势。
事实上,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引起家庭、学校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期,一名高中生在学校跳楼身亡事件、一名高中生自缢事件在网上引起了热议。
02 青少年心理问题的成因
那么,为什么青少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究竟是哪些原因造成的?
从个体层面来看,青少年正处于成长叛逆期,面临各种生活和学习的烦恼,如考试前焦虑、成绩不好会担心家长责骂、同学关系相处不融洽等。这些压力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心发展。研究发现,青少年群体抑郁、焦虑症状的相关因素是多方面的。家庭因素、生活事件、睡眠质量、所处年级、社会支持、身体健康状况、人际关系成为抑郁症状的重要相关因素。同样地,家庭环境、社会阶层背景、父母教养方式、成长经历、学习生活压力、社交因素、身体健康状况和睡眠质量等均是引起焦虑的相关因素[2]。
2021年,一项针对我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的荟萃分析显示,高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检出率最高,达18.99%[3]。高中是青少年人生当中的转折时期,这个时期的青少年自我独立意识快速发展,且不够稳定,难以应对社会中诸多冲击,加上沉重的学习压力,可能使他们产生剧烈的心理矛盾与冲突,抑郁、困惑、焦虑等便随之而来。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进步,许多电子产品及网络信息充斥于我们的生活,虽然为生活带来诸多方便,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机依赖及网络暴力的出现也损害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
从学校来看,一方面,学校重视文化教育远远高于心理教育。在人们的广泛认知中,青少年学生的学习成绩优异,即说明学校的教育工作开展良好。而由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无法具象地表现出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一定的动力,因此也得不到学校合理的关注度。另一方面,学校已意识到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但注重形式,效果可能不尽理想。比如学校心理辅导老师配置普遍不足或作用发挥有限、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相关教材不够丰富充实,这些都会影响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5]。
从家庭来看,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息息相关。研究表明,青少年心理健康会受到家庭教育环境诸方面的影响,其中家庭教养方式、家庭背景和家庭关系等因素是最重要的三个方面[4]。日常生活中,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有助于维护和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反之则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同时,家庭的过分干涉、过度保护和拒绝、否认等,会降低青少年的独立性,导致青少年自卑、心理脆弱性增加,难以应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家庭背景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比如单亲家庭的青少年更容易恐惧和偏执,父母文化程度较高与较低的青少年在焦虑、抑郁方面也存在明显差异。另外,现实中不少家长与老师缺乏适当沟通,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融合不够,甚至存在脱节,难以做到共同解决问题。
03 青少年心理健康提升策略
最后,减轻青少年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让我们共同守护!
(以上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将及时删除。)
本文由慢病中心齐金蕾、殷鹏,艾防中心单多供稿
参考文献:
[1] 罗鸣春. 中国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需求现状研究[D].西南大学,2010.
[2] 程硕. 大学生精神健康素养与焦虑、抑郁症状关系的研究[D].山东大学,2021.DOI:10.27272/d.cnki.gshdu.2021.001987.
[3] 苏现彪,殷爱华,杨楹,吴书鑫,刘金同,王旸,王玮.中国青少年心理亚健康状态检出率的Meta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21,29(06):645-649.
[4] 李景华,郝雁丽.家庭教育环境与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关系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9(09):49-50.
[5] 姚应平.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教师干预现状的调查[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06):687-689.DOI:10.13342/j.cnki.cjhp.2009.06.035.
[6]陈少华.实现“四方协同”健全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J].教书育人,2021(25):42-43.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