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直击2:第四届全国伤害预防高级研讨会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6-06-24

  2016年6月22日,第四届全国伤害预防高级研讨会在北京圆满结束。会议上,儿童伤害预防相关政府部门就预防儿童伤害发出了强有力的声音。

  胡道华,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综合协调处,处长:2011年国务院颁布实施的2011-202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了“减少儿童伤害所致死亡和残疾”。国务院妇儿工委办公室将进一步发挥议事协调职能,协调配合有关部门做好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工作;进一步做好项目试点工作,积极探索和推广预防和控制儿童伤害的有益经验;进一步加强宣传倡导,营造全社会关注预防与控制儿童伤害工作的良好氛围。

  曹斌,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妇幼司儿童处,处长:维护与促进我国儿童健康是政府的重要责任,2011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要将儿童伤害死亡率在2010年基础上下降1/6”。对于卫生系统而言,保障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生命安全是我们的重要职责,而预防儿童伤害即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Scano Fabio,世界卫生组织驻华办公室,疾病控制协调员: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增加了至2020年全球道路交通伤害和死亡减半的目标,和其他类型伤害和暴力防控目标。最近,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两项决议也呼吁道路安全行动和暴力与伤害预防。

  李敬超,国家质检总局质量管理司产品质量处,主任科员:质检总局作为主管全国质量工作的政府部门,建立了以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执法打假、缺陷召回,以及产品伤害监测为链条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全力保障儿童产品质量安全。质检总局与中国疾控中心合作开展的产品伤害监测工作已在标准修订、消费预警、缺陷产品召回等领域发挥了一定作用。

  周文辉,公安部道路交通安全研究中心车辆室,主任:中国交通事故整体形势严峻,监护人或看护人未履行责任导致的儿童伤亡事故增多。提升整体交通安全水平,尤其是全社会交通安全意识和习惯有利于减少儿童道路伤害。

  黄海燕,江西省妇联,副主席:江西省将“加大对儿童伤害干预力度”首次写入省儿童发展纲要,同时将儿童安全工作纳入本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家庭教育五年规划,纳入妇女儿童民生项目。对于预防儿童伤害,领导重视是关键,坚持合力是根本,实施干预是保障。

  Alexander Burchart,世界卫生组织慢性病、残疾、暴力和伤害预防司,预防暴力协调员:在过去一年中,全球至少十亿名儿童(每两名儿童中的一名)经历过躯体暴力、性暴力、情感暴力、欺凌或斗殴。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七项策略与儿童暴力防控有关,包括消除贫困、改善心理健康、确保高质量的早期儿童教育、杜绝歧视妇女和女童、减少经济不平等、保障安全住房、促进法治。

  陈晶琦,北京大学医学部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教授:几项针对幼儿园和小学生家长的调查显示,约一半家长自我报道在三个月内对孩子实施过用力打、掐、用物品打等躯体暴力。更倾向于对儿童使用躯体暴力的父母特征包括:年轻、童年期有暴力经历、对体罚持容忍态度等。

  方向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儿童虐待问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全球性公共健康问题,其对个人、家庭和社会都有持续的负面影响。中国儿童虐待的经济负担结果再一次强调了在全球范围内引导社会资源来预防儿童虐待的必要性。要防止儿童虐待现象的发生,需要多部门通力合作,采取多层面的战略措施来为孩子和家庭塑造安全、稳定的养育关系和环境。

  Ginger Yang,美国俄亥俄州国立儿童医院伤害研究与政策中心,副教授:运动导致的脑震荡是青少年面临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美国颁布了青少年运动创伤性脑损伤的法律。该法律增加了社会各界对脑震荡的关注。长期实施该法律,可以有效地减少脑震荡的患病率。

  David C. Schwebel,美国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分校,教授:安全过街是涉及认知、感知和运动的复杂问题。学龄儿童经常在无人看管的情况下面对街道环境,但缺乏认知、感知和冲动控制能力。虚拟现实可用来训练儿童更完全地过街,以避免“事故”。

  邓晓,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助理研究员:溺水是我国1-14岁儿童的首位死亡原因,是严重威胁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是我国预防儿童伤害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而这一主要儿童杀手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全球已有一系列的干预措施被证实可以有效预防儿童溺水。

  汪媛,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副研究员:伤害信息收集是有效的伤害防控的基础和前提。要充分利用现有信息资源、描述我国儿童伤害流行状况,使儿童伤害防控有证可循。同时应大力推广以学校和医院为基础的儿童伤害信息收集体系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