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阻肺与职业的关系及防治措施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5-08-20

  导读:张叔是一家化工厂的工人,刚刚50来岁,但日常接触化学物质有20多年,还曾在水泥厂干过搬运工。张叔年轻时身体很健壮,但最近几年,他经常咳嗽、咳痰,常常觉得呼吸困难。起初以为是感冒受寒,有个工友提醒他会不会是得了尘肺,一种因为经常接触粉尘而导致肺部纤维化疾病。最近张叔的儿子的陪伴下去医院仔细检查,原来既不是感冒也不是尘肺,而是患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受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烟草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慢性炎症反应增强有关。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多数慢阻肺患者病史中有一种或多种致病因素,除了长期抽烟、空气污染、接触生物燃料(如柴草、木头、木炭、庄稼秆和动物粪便等)烟雾外,长期职业病接触粉尘和化学物质也是非常重要的致命因素。 

  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有20.5%的人会接触粉尘烟雾,23.6%的慢阻肺患者有职业粉尘烟雾暴露。美国一项研究显示,50%的慢阻肺患者有职业粉尘和化学烟雾的机会较多,如采石工人常接触大量可吸入的二氧化硅粉尘;电焊工大量接触电焊粉尘,以及多种有害气体烟雾;炼钢熔炉车间会有多种金属氧化物、碳化物、硫化物和氮化物等;谷仓含有大量的无机粉尘、有机粉尘及霉菌孢子等微生物及过敏物质。当这些物质浓度过高或工人接触时间过久,均可导致慢阻肺的发生。 

  正因为职业和慢阻肺者有这种“亲密关系”,2005年,国际劳工组织将职业性慢阻肺列入推荐的职业病目录。2011413日,我国发布了国家职业卫生标准GBZ/T237-2011,《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诊断》;20131223日,我国修订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将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阻肺纳入国家法制职业病。 

  职业性刺激性化学物所致慢阻肺是指在职业生活中长期从事刺激性化学物高风险作业引起的以肺部化学性慢性炎性反应、继发不可逆的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呼吸系统疾病。这些刺激性的化学物质主要包括氯气、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氨、甲醛、光气、一甲胺、五氧化二磷等。职业性慢阻肺除病因特殊外,临床表现无任何特异性,也没有特殊的鉴别诊断指标,需要依靠综合分析职业史来诊断标准中8项条件。虽然张叔的慢阻肺可能与他的职业史有关,单位也同意他申请职业病诊断,但因为他有常年吸烟史,最终并没有得到职业性慢阻肺的诊断结论。 

  目前,慢阻肺还难以治愈,治疗只能缓解病情的发展,但慢阻肺是可预防的。职业性刺激化学物质所导致慢阻肺肺防治,要分别从企业和劳动者个人两方面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