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儿童糖尿病的危害与早期发现
随着中国城市化、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患者正以惊人的速度发展壮大。最新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有9240万糖尿病患者,高居世界各国之首。随着糖尿病患病人数的增多,患者低龄化现象日益突显,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目前我国每10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一名是青少年,其中增长最快的是2型糖尿病。而小胖墩的剧增,是导致儿童2型糖尿病增加的主要原因。糖尿病已成为15岁以下儿童青少年的第三大慢性病,仅次于哮喘和脑瘫。
儿童糖尿病的危害
限于当前医学水平,糖尿病仍然是需要终身治疗的疾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自控能力差,生理和心理特点都不同于成人,一旦患病,危害更加严重。患儿不仅要应对与同龄健康儿童一样来自学习、生活的挑战,还要面对疾病带来的生理改变,以及住院、治疗所带来的压力。这些压力给他们带来不同程度的情绪障碍,使血糖不易控制。一旦病情控制不良,将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严重者还可导致酮症酸中毒、低血糖昏迷、肾衰、失明以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并发症,造成终身残疾甚至危及生命。患儿家庭也将因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全社会必须重视儿童糖尿病,了解儿童糖尿病的特点,寻求有效方式应对疾病。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糖尿病
儿童糖尿病(juvenile diabetes)是指15岁以前发生的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免疫功能紊乱、微生物感染及其毒素、自由基毒素、精神因素等各种致病因子作用于机体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缺陷等而引发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常见的有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多数是由于遗传、感染、应激或饮食不当等导致。典型的临床表现为“三多两少”,即多尿、多饮、多食、体重下降和无精打采。特点是血糖较高,病情波动较大,易发生酮症酸中毒,需要终身胰岛素治疗,一旦终止胰岛素治疗则会威胁生命。患儿通常起病较急,将近1/3的患儿等到出现了酮症酸中毒昏迷才第一次到医院就诊。
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儿童在患病初期症状不典型而易导致被误诊误治。如有的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严重者出现昏睡、神志不清,甚至昏迷,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重度脱水”,治疗时输入葡萄糖液而致病情恶化;还有的以发烧、咳嗽、气促为突出表现,很容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为了避免误诊误治,常规检测血糖是必不可少的。
2型糖尿病:一般起病缓慢,呈隐匿性渐进, “三多”症状多不典型。患儿通常为小胖墩,看上去营养状况良好,很容易被忽视而延误诊断。多以心血管疾病、终末肾病、视力减退及肢体坏死等并发症出现之后才查出患有糖尿病。
肥胖儿童一旦出现以下症状,需警惕可能患上2型糖尿病。(1)无明显原因总是感觉口渴,饮水量比从前明显增加;(2)尿频,夜尿多,以前不起夜的孩子现在经常起夜,多年不尿床的孩子又经常出现尿床;(3)容易饥饿,食量增大,但体重反而下降,总是感觉没精神;(4)腋下、颈后、腹股沟、腘窝、肘前等皱褶部位的皮肤粗糙角化并伴有黑色素沉着,反映体内存在胰岛素抵抗,此现象表明患2型糖尿病的风险极大;(5)皮肤反复起疖肿、湿疹或灰指甲,且不易痊愈,女孩感觉外阴瘙痒。当孩子出现上述情况,应及时去医院检测血糖水平,不仅查空腹血糖,还要查餐后2小时血糖,后者对早期发现糖尿病意义更大。(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李剑虹 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