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冬季,气温下降明显,人体血管受寒收缩,血管壁所受的压力就会增大,低温还会使体表血管弹性降低,外周阻力增加,使血压升高,从而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因此,每年的11月到来年的3月,是一年中心脑血管病猝死高发的月份。
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冬季比夏季更难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这可能与冬季人们体重增加、饮食习惯改变和运动过少有关。另外,冬季饮食中可能摄入更多的盐,也是促使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尤其是老年高血压患者,更要特别注意冬季的自我保健,控制好血压水平,让心脑血管平安度过漫漫冬季。
坚持每天测量血压
坚持每天测量血压,注意自己的血压变化情况。当然,血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且一天当中就会有变化,所以在量血压时可定时测量,准确记录,这样不仅便于高血压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血压状况,也为医生开药提供了参考。
医学专家指出,在冬季,高血压病患者测量血压的最佳时间是上午8:00~10:00。
穿戴要保暖、宽松
老年人对冷热变化的调节能力和适应能力比年青人差,又喜静少动,体力衰减,所以,穿着防寒保暖的服装是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好方法。
穿着的服装要以轻、暖、软,松为主,衣服太重会影响血液循环和妨碍行动。老年人棉衣中的棉絮最好拣蓬松度大、分量轻、保温性能好的棉花、羽绒、丝绵、合成羊毛等,在这些蓬蓬松松的絮状物中,藏着许多静止空气,不易传热,保暖效果好。衣裤不要过于紧小,领带扎的过紧,会压迫颈动脉窦造成血压波动。裤带扎的过紧,腹腔受压,腹腔内的血液分部在心、脑等脏器,会使血压升高。
少盐少油,戒烟限酒
减少盐的摄入,每日食盐量不超过6克。
每天进食新鲜蔬菜400~500克,多吃具有降压、降脂作用的食物,如芹菜、胡萝卜、番茄、山楂、香菇、洋葱等。
减少脂肪摄入,尤其是动物脂肪。
戒烟,限制饮酒,禁饮烈酒。
晚餐宜少
老年人一般对晚餐比较讲究,常以清淡为主,饮食适中,不贪多。而有些老年高血压病人,对晚餐并不在乎,有时毫无顾忌地大吃大喝,导致胃肠功能负担加重,影响睡眠,不利于血压下降。因此晚餐宜吃易消化食物,并配以汤类,不要怕夜间多尿而不敢饮水或进粥食。进水量不足,可使夜间血液粘稠,促使血栓形成。
心情平静
人的喜怒哀乐,都容易引起神经中枢的兴奋或紊乱,使人难以入睡,甚至造成失眠。因此,睡前要尽量避免大喜大怒或忧思恼怒,使情绪平稳。如果由于精神紧张或情绪兴奋难以入睡,可以采取仰卧姿势,双手放在脐下,舌舔下腭,全身放松。口中生津时,不断将津液咽下,几分钟后便可进入梦乡。
合理户外活动
高血压患者在冬季也要坚持适当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户外活动要在阳光下进行,而不是越早越好,以免寒冷空气对血管、呼吸道等刺激过度,加重病情,或诱发其他疾病。最佳活动时间为上午8:00~9:00,在阳光下进行散步、打太极拳等有氧锻炼为最益。(慢病中心老年室 齐士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