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癌是危害妇女健康的严重疾病之一。目前全球每年新发病例约50万, 占女性癌症的第二位, 其中80%以上的病例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我国每年子宫颈癌新发病例10万左右,占全世界子宫颈癌新发病例的1/5,局部地区子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增长趋势,有些地区子宫颈癌患病呈现“年轻化”趋势。
影响宫颈癌发生的原因
宫颈癌的危险因素:过早性生活、多个性伴侣、多孕多产、社会经济地位低下、营养不良、吸烟、长期口服避孕药等特征或者有细菌、病毒和衣原体等微生物感染。
HPV与宫颈癌
“HPV”,即Human papillomavirus的缩写,中文名称为“人乳头瘤病毒”。德国科学家哈拉尔德·楚尔·豪森(Harald Zur Hausen)更因首次揭示HPV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而获得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HPV是常见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多发生于年轻的男性和女性,目前已知有100多种类型,按其致癌危险性高低可分为低危型HPV和高危型HPV。低危型HPV常引起生殖器疣等良性病变,高危型HPV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关系密切,其中HPV16和18型致癌风险最高。大多数HPV感染为一过性的,平均8个月可被机体清除,不会引起宫颈癌;仅小部分高危型HPV感染持续存在,从而导致宫颈癌前病变,如果不及时治疗,最终会进展成癌。
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症状
通常早期宫颈癌或癌前病变没有明显症状,如果妇女有任何不规律阴道出血:如阴道淋漓出血、同房后出血、月经间期出血、绝经后出血或其他症状,如分泌物异臭、骨盆疼痛、背疼、消瘦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宫颈癌前病变及癌的治疗
宫颈癌发现越早,治愈机会越大。宫颈癌前病变,可以通过冷冻治疗,冷刀锥切、LEEP治疗等技术达到治愈,不需要进行全子宫切除。而宫颈癌,可以通过单独或合并进行外科手术、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据报道治疗后,宫颈浸润癌的5年生存率为67%,早期宫颈癌的5年生存率为90~92%,而宫颈原位癌和癌前病变的5年生存率则可达100%。
如何预防宫颈癌
(1)女性可通过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合理膳食、保持乐观心态、健康性活动、戒烟、参加宫颈癌筛查、注射HPV疫苗等方式预防宫颈癌。
(2)男性也能在预防宫颈癌中发挥作用,如使用避孕套、减少性伴数、避免性伴侣意外和过早怀孕、鼓励伴侣参加筛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