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健康得会喝水,但90%的人不会喝水,还知错不改!

字体大小:[] []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发布时间:2014-12-23

  90%的人都不会喝水 

  2011年,在亚洲营养大会上,马冠生教授发布了其团队进行的一项调查——北京、上海、广州和成都四大城市居民饮水量调查。      

  调查结果很不乐观,许多人都知道要多喝水、勤喝水、喝健康的水,但真正做到科学饮水的人却少之而少。   

  专家建议,一次性饮水不宜超过200ML,但调查结果显示,84.6%的人平均每次饮水量要高于200毫升。另外还有74.9%的人每日饮水次数低于6次,近1/3的人每日饮水量不到1200毫升。

  专家教您如何健康喝水 

  首选安全健康水调查中了解到,除了自来水外,目前城市居民饮用水产品多种多样,有蒸馏水、纯净水、矿泉水等。那究竟什么水健康呢?专家建议首选安全的白开水。白开水的优点首先是安全卫生。这是喝水的第一个境界。水煮沸后,能够杀菌、去除部分有害物质。其实烧水也有学问。研究显示,加氯消毒的水,随温度的升高,所生成的卤代烃等致癌物质的含量也不断升高,烧到90℃和刚烧开的水,潜在的危险最大。沸腾后再加热几分钟,这些有害物质可迅速挥发,其含量迅速下降。但水烧得时间太长也不利,烧得时间越长,水中亚硝酸盐的含量可能越高,会危及人体健康。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吴志刚提醒,烧开后继续沸腾的时候,一定要把盖子打开,方便残留氯的挥发。杭州市萧山区保健协会的营养师胡闻钢认为,不仅要多烧一会儿,还应该熄火后放一小会儿,有利于水中钙的沉淀,这样水的口感也会更好一些。喝水的第二个境界是要有益健康。国家营养标准委员会制定的《天然矿泉水标准》中明确规定,天然矿泉水中的水物质,是天然来自水中的;含有一定量的矿物盐、微量元素、二氧化碳气体等。因矿泉水中含有益于人体的矿物质,长期饮用对人体有明显的营养保健作用。

  一天保证1200毫升

  人每天需要的水有三个来源:饮入水、摄入食物中的水、机体代谢的水。饮入水是主要来源,约占每天所需水的50%。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的推荐,每人每天应该摄入至少1200ml的水,但这1200ml不能分一次两次喝完,而是分为全天各个时段摄入。  

  很多老年人不爱喝水,一方面年龄增大,尿浓缩功能逐渐减退,小便次数增多,所以为了减少排尿次数而少喝水;另一方面老年人口渴中枢反应慢,当感到口渴时体内已经缺水了。身体失水后机体代谢产物不能及时排出,血黏度增高,有害物质在体内积聚,对身体会造成很大的危害。所以要定时定量喝水,或制度喝水时间表,养成主动喝水习惯。 

  把握7个最佳饮水时间

  一天有7次最佳饮水时间,晨起第一杯水很重要,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开始缺水,起床之际先喝约200 ml的水,可帮助肾脏及肝脏解毒。第二次,到办公室后,先别泡咖啡,来杯至少200ml的水。因去上班时,时间紧凑,情绪紧张,身体无形中会脱水。第三次,工作一段时间后,一定得趁机动,再来杯水,放松紧张的工作情绪! 第四次,午餐半小时前,喝一些水,可以让肠胃道做好消化食物的准备。第五次,15:00,来一杯健康矿泉水代替午茶与咖啡等提神饮料吧!能够提神醒脑。第六次,下班前再喝一杯水,增加饱足感,吃晚餐时,自然不会暴饮暴食。第七次,睡觉前半小时或一小时,睡觉时血液的浓度会增高,如睡前适量饮水会冲淡积压液,扩张血管,对身体有好处。    

  注意,早晨第一杯水不能乱喝。碳酸饮料以及盐水、肉汤都不合适作为早上第一杯水饮用。一些饮料利于排尿,清晨饮用非但不能有效补水,还会增加机体对水分的要求,反而造成体内缺水。生理学认为晨起时,血液已成浓缩状态,此时如饮一定量的白开水可很快使血液得到稀释,纠正夜间的高渗性脱水。再喝盐开水反而会加重高渗性脱水,令人加倍口干。

   每次约200毫升

  千万别感到口渴了再喝水,要少量喝、多次喝。专家介绍,除了规律性饮水之外,随意性饮水也是很重要的。因为人体的口渴反应机制不是很灵敏,一般身体缺水量达到2%时,才会感觉到口渴。因此要不时喝口水,但一次性饮水不宜过多,每次200毫升左右为宜。    

  除此之外,饮水量还会因为每个人的体质、所处环境、气候、运动量和工作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如夏季在户外工作的人,由于出汗较多,饮水量至少应该达到2000-3000ml,而冬天出汗量少,1200-1500ml就足够了。”

   温度适中一般来说,喝白开水的水温以25-30℃为宜,即凉开水,不宜过高或过低。水温太低会引起肠胃不适;过高可致口腔、咽部、食管及胃的黏膜烫伤而引起充血和炎症等,长期发炎可能成为癌变的诱因。    

  种水千万不能喝 

  "除了要正确喝水外,还要注意有几种水是不能喝的。"太原市营养学会常务秘书长杨莉莉说。

  1.千滚水:在炉上沸腾很长时间的开水,还有电热水器中反复煮沸的水。水被反复煮沸后,水中的挥发性物质很容易溜掉,但不挥发性物质,如钙、镁等重金属成分和亚硝酸盐等就会积聚得比较多。久饮这种水,会干扰人的胃肠功能,出现暂时腹泻、腹胀。          

  2.重新煮开的水:开水重新煮沸会造成水中亚硝酸盐含量超标,水中的亚硝酸盐过量、超标,可不同程度地引起人身体倦怠、乏力、嗜睡、昏迷、血压下降、腹痛、腹泻,日久还能引起恶性病。因此要坚决杜绝开水重新煮沸、重复利用。      

  3.生水:喝生水害处多,因为自来水中的氯会和一些有机物质相互作用,可导致膀胱癌、直肠癌;野外的生水更是含有有害细菌、病毒和寄生虫,饮用后,易得急性肠胃炎、肝炎、伤寒、痢疾及寄生虫感染。特别是大小河道、水库、井水都常遭受工厂废液、生活废水、农药残余等污染。    

  4.空气中久置的水:开水中有氧气等活性物质,如果开水在空气中暴露太久,这些活性物质就会挥发掉,水中的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也就相对增加。所以,在暖瓶里多日的开水、多次煮沸的残留水、放在炉灶上沸腾很久的水,其成分都已经发生变化而不能饮用了。应该喝一次烧开、不超过24小时的水。大瓶的或桶装的纯净水、矿泉水打开超过3天就不应该喝了。

  5.隔夜水:盛在保暖瓶中不是当天的开水,类似于空气中久置的水。在开水凉下来的过程中,温度恰恰非常适合微生物、细菌繁殖,时间越久繁殖越多,就像是一盆水放在外面,时间久了会变质。    

  6.蒸锅水:蒸馒头饭菜等食物后,锅底的剩开水。特别是经过多次反复使用的蒸锅水,亚硝酸盐浓度很高,常饮这种水,或用这种水熬稀饭,会引起亚硝酸盐中毒,水垢也会随水进入人体,会引起消化、神经、泌尿和造血系统病变,甚至引起早衰。

    7.纯净水(蒸馏水):中国消费者协会也正式发布消费警示,青少年儿童和老年人不宜长期喝纯净水,长期饮用很不利于健康。干净水不等于健康水。纯净水以自来水或江河、湖泊水为水源,通过离子交换等深加工后,水中的细菌等污染物被除去,同时也除去了钾、钙、铁、锌等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不利于人体营养均衡。许多欧洲国家都规定纯净水不能直接作为饮用水。另外,纯净水分子团大,只有少数进入细胞膜,且纯净水呈弱酸性,不利于体液酸碱平衡。

  8.铜锡容器煮的水:锡壶(酒壶)一般为锡、铜合金制成。铜、铅长期与空气和水接触,会发生化学反应——氧化。铜壶(铜水壶)生绿锈,常饮会引起铜铅中毒;铅遇热、遇酒易溶解,常饮含铅的水和酒,会引起食欲不振、口舌麻木、头晕头痛等铅中毒症状。

   9.早上水龙头刚流出的水:有人习惯早晨起来打开水龙头,接一杯自来水来喝,这是不对的。停用一夜的水龙头及水管中的自来水是静止的,这些水及金属管壁及水龙头金属腔室会产生水化反应,形成金属污染水,并且自来水中残留微生物也会繁殖起来,并产生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菌-军团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