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膏又叫“洁牙剂”,是我们每个人每天都要接触到的物品。1922年,我国第一支牙膏——“三星”牌牙膏在上海问世。历经近百年的发展,如今,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牙膏生产国和消费国。2010年全国牙膏产量76.34亿标准支,产量占全球的30%。但人们对于牙膏却知之甚少。
牙膏的作用主要有三种:1.增强刷牙效果,更加有效地去除食物残渣、软膏和牙菌斑。2.消除或减轻口腔异味,使口气清新。 3.如果在牙膏膏体中加入有效成分,可以具有特殊功效,如防龋、美白、脱敏等。
目前,市场上的牙膏主要包括含氟牙膏、脱敏牙膏、美白牙膏和中草药牙膏:
含氟牙膏
在含氟牙膏出现以前的年代里,曾经研究过多种防龋齿牙膏,例如,叶绿素牙膏、含氨牙膏,含酶抑制剂牙膏等等,但研究结果表明,氟化物的防龋效果最好。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含氟牙膏具有明显的预防龋齿的作用,可以减少20%~25%龋齿的发生。含氟牙膏的问世和广泛使用,被认为和全世界范围龋齿患病率的下降有关。氟离子能够抑制牙齿的脱矿作用,并增强再矿化作用,因此能够有效预防龋齿。
但是,对于含氟牙膏安全性的质疑一直没有停止。对于其引起急性毒性和氟牙症的恐惧使得一些人谈“氟”色变。其实,只要正确使用含氟牙膏,是完全可以避免这些副作用出现的。比如,含氟牙膏应该在低氟区使用,高氟区人群不要使用含氟牙膏;少年儿童使用含氟牙膏时,除了掌握一定的剂量,家长尽量能够监督儿童刷牙,以防误食。
脱敏牙膏
有些人,特别是中老年人,每当进食过冷、过热、过酸、过甜的食物或者刷牙时,总是有一颗或几颗牙齿产生难言的酸痛,感觉牙齿像“倒”了一样,当停止进食或刷牙后,酸痛感立即消失。
其实,这是一种牙科常见病——牙本质过敏症,俗称“牙齿过敏”。由于包裹在牙齿牙冠最外面的珐琅质受到磨损,使其内部的牙本质暴露在外,导致牙本质小管口与外界相通,遇到温度改变过冷、过热、机械性如刷牙或化学性酸、甜等刺激,即可刺激牙髓中的感觉神经纤维,产生疼痛感。
脱敏牙膏对于治疗牙齿敏感有一定作用,但是作为一种功能性牙膏,如果长期使用,会对口腔和全身产生一些负面影响,比如,会破坏口腔内环境,导致菌群失调,易患一些口腔疾病。因此不建议长期使用。有“倒牙”症状的患者,用一段时间脱敏牙膏后如果相应症状消失,就可以停掉,换用普通牙膏。若在使用脱敏牙膏后没有明显效果,建议到正规医院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美白牙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尤其是年轻人越来越将牙齿洁白作为个人文明和个人形象的标志,越来越多的人对美白牙膏感兴趣。但是,关于美白牙膏的美白效果尚缺乏有效地科学数据支持,近年来,关于美白牙膏掺入漂白剂的负面报道也屡见报端。
中草药牙膏
国内市场上中草药牙膏的品种逐渐增多,是一个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领域。我国人群的牙周疾病患病率很高,2005年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35~44岁人群牙龈出血检出率高达77.3%。因此,中草药牙膏的研究和开发具有很大的前途。(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王春晓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