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健康主题

明明努力吃少了,怎么会越减越胖啊!

发布时间:2025/03/24

  在减重过程中,不少人都会遇到这样一个困惑:明明已经控制饮食,甚至比别人更加节食,体重却不仅没有下降,反而还在增加。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胰岛素抵抗】。 

  • 什么是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是生理条件下唯一的降糖激素,主要是通过抑制肝脏葡萄糖产生、刺激内脏组织(如肝脏)对葡萄糖的摄取以及促进外周组织(骨骼肌、脂肪)对葡萄糖的利用,降低血糖水平,同时为细胞提供能量。当胰岛素作用的靶器官(主要是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降低,胰岛素降血糖作用减弱,就会出现胰岛素抵抗,表现为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来维持血糖正常。

  • 哪些人群容易发生胰岛素抵抗?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饮食结构的调整,胰岛素抵抗这一隐形“健康杀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最新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我国≥25岁人群胰岛素抵抗年龄标化患病率达29.22%,这意味着每3名成年人中就有1人存在胰岛素抵抗状态。除了肥胖者,现代生活中长期处于高糖、高脂饮食环境下的人群,以及缺乏足够运动的上班族也容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这种状态不仅使身体对胰岛素的调控能力下降,也会使人更容易积攒多余脂肪,形成恶性循环。

  • 胰岛素抵抗如何影响减重效果? 

     

    首先,胰岛素在调节脂肪储存和分解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当发生胰岛素抵抗时,胰腺会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稳定,导致血液中胰岛素水平持续偏高,出现高胰岛素血症。同时,胰岛素会激活脂肪细胞中的脂肪合成酶,促使脂肪细胞摄取血液中的葡萄糖并将其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使得脂肪更容易在体内堆积,增加脂肪量。

    其次,发生胰岛素抵抗时,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效率降低,进而影响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使得基础代谢率下降。这就意味着机体在日常生活中消耗的能量减少,即使进行相同的活动,消耗的热量也会比正常情况下少,使得减重更加困难。

    最后,当机体出现胰岛素抵抗时,往往也会伴随瘦素抵抗的发生。瘦素在长期的体重控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可进入血液循环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减少食物的摄入量,增加能量利用,从而使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波动较大,影响瘦素的分泌和作用,使得瘦素信号传递受阻,机体无法准确感知脂肪储存的情况和饱腹感,从而导致食欲增加,进食过多。另外,瘦素抵抗也会进一步加重胰岛素抵抗,形成恶性循环,使减重变得更加困难。

  • 如何打破“胰岛素抵抗”? 

     

    研究表明,单纯依靠节食往往难以突破胰岛素抵抗的瓶颈,而运动尤其是结合有氧运动与抗阻训练,则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敏感性。其中,有氧运动可以帮助燃烧体内多余的脂肪,而抗阻训练则有助于增加肌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从而在长远上改善胰岛素的调控功能。

    因此,对于那些仅靠单纯节食减重而陷入“越减越胖”怪圈的人群来说,为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建议:

  •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行。
  • 每周2-3次的抗阻训练,如器械训练或自重训练,重点锻炼大肌群。
  • 避免空腹运动。
  • 注意运动后的营养补充,保证充足的蛋白质摄入,帮助肌肉修复与生长。

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 李剑虹 毛凡  孙成浩  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