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疾病负担研究工作进展

Lancet public health|中国疾控中心与南京理工大学最新研究:至2035年,中国大陆预期寿命将很可能继续增加,部分省份女性预期寿命将达90岁。

发布时间:2024/03/28

  2023年3月30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周脉耕教授研究团队联合南京理工大学循证社会科学与健康研究中心柏如海副教授、拜争刚教授研究团队与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莫纳什大学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养老服务与管理学院相关学者在《柳叶刀·公共卫生》(The Lancet Public Health)发表了“中国大陆及其省份未来预期寿命预测:贝叶斯模型集成预测”(Projections of future life expectancy in mainland China and its provinces: Bayesian model ensemble forecasting)”。该研究对现有预期寿命相关数据进行了大规模的系统性整合,利用贝叶斯模型框架,对中国大陆31个省级单位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
  提高预期寿命是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中国已经改善了超过10亿公民的健康状况。然而,健康结果仍然表现出地区差异,需要开展省级单位的预期寿命预测工作,为未来的卫生政策和方案制定提供信息参考。为此,研究者整合了现有的多项大型数据,对中国大陆预期寿命进行了预测。

  研究发现,中国大陆预期寿命将继续增加,至2035年预期寿命将达到81.3岁,有90%以上的可能性完成《“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及《“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目标。一些经济发达省份期望寿命将会继续领跑全国,女性预期寿命较高的省份,预计未来预期寿命增加幅度较大;一些男性预期寿命较低的省份(如西藏、贵州、内蒙古、新疆、重庆和陕西),预计未来预期寿命将大幅增加。研究认为未来大多数省份预期寿命的增长将得益于老年人预期寿命的增加。

  我国健康领域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高,但预期寿命依然呈现出地区差异,较为富裕的东部省份预期寿命高于西部省份。考虑到各省的预期寿命水平不同,有必要制定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更好地促进全民健康。
  项目资助: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资助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