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滚动专题栏世界慢阻肺日

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项目

发布时间:2015/11/17

一、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一类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呈进行性发展,多与肺部对有害颗粒及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相关。目前,慢阻肺是全球第4位死因疾病,是我国居民第三位死因疾病,其病情长期牵延,不断加重,不但影响个人身心健康,而且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通过开展全国慢阻肺监测工作,动态了解我国慢阻肺患病水平以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现状和变化趋势,对我国慢阻肺防控工作具有重大意义。2014年,国家启动了中国居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监测项目,国家卫生计生委疾病预防控制局负责项目的总体领导和组织管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负责提供技术支持。慢阻肺监测工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定期开展。

二、项目目标

1.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慢阻肺监测系统;

2.全面掌握我国40岁及以上居民中慢阻肺及其相关因素的流行情况与变化趋势,为国家制定慢阻肺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3.建立一支业务素质高、技术能力强的慢阻肺监测与防控队伍。

三、监测范围与对象

(一)监测范围

项目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125个监测县区。

(二)调查对象及抽样方法

调查对象:监测县区的40岁及以上的常住中国国籍居民。监测项目将通过科学的抽样方法抽取大约75000名居民并对他们进行问卷调查、身体测量以及检查肺功能。

抽样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在每个监测县区抽取3个乡镇/街道,在每个抽中的乡镇/街道中抽取2个村(居委会),然后在每个抽中的村(居委会)中抽取100户有40岁及以上居民户,最后从每户抽取40岁及以上居民1名进行调查。

四、职责与分工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监测项目的领导、管理、组织实施与协调等,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与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等技术支持单位分工协作,组织实施开展监测工作。

五、调查工作流程

(一) 广泛开展社会宣传与动员  在现场调查开始前,各监测县区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宣传与动员,向居民介绍全国慢阻肺监测的意义和目的,依靠当地政府和基层组织的领导和支持,争取调查对象的理解、支持与配合。

(二)入户预约家庭主要成员 调查人员入户预约家庭主要成员,发放预约信,告知其携带预约信、身份证件/户口簿,常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药物的药盒和说明书参加现场调查。

(三)调查对象填写知情同意书 在调查现场,首先核实调查对象的身份,充分告知其调查的内容、益处和可能的风险,填写知情同意书。

(四)开展询问调查 由经过统一培训合格的调查员面对面对调查对象进行询问调查,询问内容包括本人的基本信息、慢阻肺相关知识知晓情况、既往的呼吸道症状及就医情况、慢阻肺危险因素以及肺功能检查禁忌症等。

(五)身体测量 在询问调查结束后进行身高、体重、腰围、血压和心率等测量。

(六)肺功能检测 调查对象完成身体测量后,如果没有支气管扩张试验禁忌症或不符合测试要求的用药,就可以进行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分为支气管扩张前肺功能检测和支气管扩张后肺功能检测。肺功能检测由专业人员指导调查对象完成。

(七)生活质量评估和胸部X线检查 肺功能检测结果异常的调查对象,需要进一步进行生活质量评估测试,同时安排其接受胸部X线检查。

六、 项目特色

(一)是第一个全国慢阻肺监测项目,收集的数据信息具有全国代表性,通过定期开展监测工作,将长期动态掌握我国慢阻肺及相关因素的流行状况和变化趋势。

(二)开发了一套中国慢阻肺监测信息收集与管理系统,采用移动终端(PAD)作为调查工具收集数据,通过搭建局域网采集、传输、同步数据,以减少数据录入错误,确保各工作环节顺畅衔接,实时掌握工作进度,提高工作效率和数据信息质量。

(三)采用便携式肺功能仪进行肺功能检查,严格操作环节的质量要求;依靠综合医院或专科医院的现场支持和技术指导,确保肺功能检查安全、顺利、高质量的开展。

(四)采取重复验证抽样、语音质控、在线肺功能检测结果质量评估、现场抽样符合以及现场督导等多种方式,对调查工作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调查数据信息的质量。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