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滚动专题栏

科技部慢病重点专项启动会暨中国疾病负担研讨会在京隆重召开

发布时间:2018/12/29

目前,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为主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阻碍社会发展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我国政府近年已出台多项慢病防治政策,并加大投入。但人群重大慢病流行水平仍持续上升,且治疗、控制状况不佳,疾病负担不断加重,防控形势依然严峻。近年来,科技部在慢病相关研究方面也加大投入,在重点研发项目中设立了重大慢病防控研究专项。2018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牵头申报的"重大慢病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关键技术研究""重大慢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究"全部获批,项目牵头人分别为中国疾控中心李新华书记/研究员和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周脉耕副主任/研究员。 

20181215日,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在京召开了“科技部慢病重点专项启动会暨中国疾病负担研讨会”,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张勇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李新华书记,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吴静副主任、李志新书记和周脉耕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宁光院士,美国华盛顿大学健康测量与评价研究中心(下称“IHME”)主任Chris Murray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王亚东教授等10余名项目特聘专家,以及来自国内科研机构、知名院校的专家和学者、各省疾控中心分管慢病工作的相关领导180余人出席了大会。 

在本次大会上,2018科技部慢病两个重点专项---"重大慢病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关键技术研究""重大慢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究"正式启动,对2017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进行了解读和研讨,并对中国疾病负担研究未来规划与设想进行了汇报。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张勇副局长致辞,张局长指出:科技部支持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开展的两慢病重大目,分别聚焦于数据的融合与共享和多源数据的综合分析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能为确定我国及各省重大健康问题和疾病控制域和源的合理配置提供支撑,而且可以健康中国2030 价提供有效的量指为制定相关政策划和干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是破解当前慢病防治决策支持难题的关键,直接我国目前的健康中国建提供服务。同时,张勇局长肯定了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在慢病防控领域取得的成绩,指出了慢病防控未来工作和研究方向,并就慢病监测以及监测数据利用决策服务提出了给出己见。 

李新华书记代表中国疾控中心领导做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我国居民期望寿命不断提高,五岁以下儿童和孕产妇死亡率大幅下降,已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慢病的疾病负担仍持续上升,防控形势严峻。目前,我国慢病发病、患病、死亡和危险因素人群监测系统和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每年产生海量多维慢病数据,但各系统独立运行,信息互不联通,且难以形成跨机构数据融合,迫切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数据驱动的慢病防治循证决策支撑体系,打破数据系统之间的信息壁垒,借助信息科技,以共享为动力,实现慢病多源数据有机联通,在此平台上开展现状与趋势描述,病因探索,风险评估和疾病负担等研究,了解辖区各地存在的健康问题,更好地为健康决策提供服务。因此,本次会议将共同探讨了一个话题,即如何发挥数据价值,通过多源数据的融合和深入分析及利用,做好决策支撑。 

李新华书记和周脉耕副主任分别介绍了科技部慢病重点专项“重大慢病流行病学监测大数据平台构建和关键技术研究”和“重大慢病疾病负担及防控策略研究”的研究内容、技术方案、研究创新、拟解决的关键科学技术问题以及预期成果。宁光院士发表了中国糖尿病现状及防治策略思考的主题演讲, IHME主任Chris Murray教授对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进行了历史、现状、创新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介绍。 

周脉耕副主任解读了2017年中国分省疾病负担研究结果。由李志新书记主持,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吴良有处长、重庆市疾控中心唐文革副主任、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马文军院长、中南大学湘雅公共卫生学院胡国清副院长、IHME王海东教授、天津市疾控中心王德征副研究员就疾控负担研究如何助力健康中国建设,疾病负担研究的内容扩展、合作机制、方法变迁、体系建立以及研究团队建设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最后,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吴静副主任对中国疾控负担研究未来规划和设想做了具体而详实的汇报。吴主任指出:中国疾控负担研究发展迅速并取得了巨大成绩,但同时也面临着很多挑战,GBD的部分结果有待核实其准确性、GBD的部分方法有待深入学习、GBD的相关机构之间有待密切合作、GBD的数据有待充分利用和深度挖掘等。未来将依托“中国疾病负担研究合作中心”,与IHME团队建立高效合作机制、与国家专病临床中心建立长效合作机制、与大学及相关科研机构建立常规合作机制、与各级疾控中心建立深入合作机制。 

本次大会,内容充实,气氛热烈。会后一些大学、研究机构和疾控机构纷纷表示希望加入疾病负担研究中。 

慢病中心死因室 曾新颖 

二〇一八年十二十九日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