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慢病历年成就
发布时间:2022/04/01
甘肃省社区卫生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科自成立以来,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的业务指导下,全省慢病工作人员开拓创新,取得了一定工作成就,具体如下:
1. 2008年甘肃慢病团队利用甘肃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数据积极积极申报和完成《甘肃省疾病监测点意外死亡特征分析与趋势研究》科研项目,分析研究甘肃省疾病监测人群意外死亡在三大类疾病中的构成特征,通过对意外死亡长期连续监测资料的分析,描述意外死亡的动态发展趋势;分析研究意外死亡在十七大类疾病死因顺位中的位置和构成特征,分析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人群意外死亡的特点,通过死因顺位和潜在减寿年数顺位的分析研究,确定造成人群早死的主要原因;对交通事故、自杀等主要意外死亡,利用18年监测资料的长期趋势分析研究,对意外死亡的长期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分析,该研究获甘肃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2. 2013年甘肃慢病团队利用甘肃省国家级死因监测点数据积极申报和完成《《1990~2010年甘肃省疾病监测点传染病和慢性病死亡特征分析与趋势研究》科研项目,研究分析甘肃省疾病监测点21年间传染病、慢性病及意外死亡三大类疾病构成及变化趋势特点、潜在减寿年数构成及变化趋势特点,以及期望寿命变化趋势,确定主要疾病死亡、主要疾病去死因寿命和潜在寿命损失的主要原因,为甘肃省疾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该研究项目获2013年甘肃医学科技奖三等奖。
3.2013年,甘肃慢病团队利用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开展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工作之际,申请省级经费,扩大省级监测点,积极申请《甘肃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监测调查研究分析》科研项目,通过多年努力,结合其他慢病项目,最终获得甘肃省 18 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糖尿病的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管理率、超重、肥胖、中心性肥胖、糖尿病前期、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吸烟、有害饮酒,以及静坐的生活方式等慢性病危险因素流行状况,以及骨质疏松症患病率流行状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等,为慢病防控提供了基线数据,为新形势下甘肃慢病精准防控政策制订提供依据,为甘肃慢病规划及“健康甘肃行”任务完成评估提供基线参考数据。
4. 积极配合完成中国与英国牛津大学联合开展的慢性病国际合作项目:通过建立基于血液的基础健康数据库,从遗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个环节深入研究危害中国人群健康的各类重大慢性病(如脑卒中、冠心病、癌症、糖尿病、高血压等)的致病因素、发病机理及流行规律和趋势,为有效地制定慢性病预防和控制对策,开发新的治疗和干预手段,提供科学依据。图示为第一次重复调查启动和现场调查工作。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