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前瞻性队列研究于2011年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启动,旨在探讨环境因素对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该研究分别于2012年、2013年和2015年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对研究人群进行了现场问卷调查、血样采集和相关检测等工作。
2015年8月17日,淮河流域前瞻性队列研究2015年现场调查培训暨启动会在埇桥区召开。慢病中心王临虹主任、安徽省疾控中心刘志荣副主任、宿州市埇桥区李云英副区长,埇桥区卫生局马新安副局长等出席了开幕式,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慢病中心、安徽省疾控中心慢病科、宿州市疾控中心、埇桥区疾控中心、调查现场6个乡镇政府负责人、乡镇卫生院及防保所负责人及业务人员,以及村委负责人等约160人参加了会议。慢病中心王临虹主任与肿瘤防控室方利文主任及相关专业人员对现场组织者和调查员进行了项目方案、实施流程、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样采集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标志着2015年的淮河流域前瞻性队列研究现场调查工作拉开了帷幕。
8月25日至9月18日期间,由埇桥区疾控中心、埇桥区各乡镇卫生院业务人员组成的调查队深入居民户,对区里6个乡镇18个自然村开展调查。调查队员们不畏艰辛,在炎炎夏日下走村串户,细心调查,为了能够尽早完成调查任务,持续工作,节假日无休。为了顺利找到调查对象,在别人都在午休的时候,他们仍然坚守岗位,入户询问。体检、采血组人员每天清晨6点准时出发入村开展健康体检,一丝不苟。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现场工作稳步推进。
在现场调查期间,慢病中心派驻肿瘤防控室业务人员全程参加调查的质量控制,肿瘤防控室方利文主任及其团队多次赴埇桥区入乡入户开展督导,从问卷调查、身体测量、血样本采集、运输、分离、储存和实验室检测、数据审核及管理等各环节进行严格的国家级质量控制,对调查中存在问题及时进行了纠正,保证了所收集的数据质量。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历时一个月,2015年淮河流域前瞻性队列研究现场调查工作任务圆满结束,共完成4000余名居民的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血样采集、分离、检测和运输,为进一步深入探索肿瘤相关危险因素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慢病中心肿瘤防控室 王宁
二〇一五年九月二十五日